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

会员登录

刘保延主席出席世界针联“智慧赋能推动中医针灸服务提质增效”学术研讨会

2025/10/25 12:00
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文网站
726

  2025年10月16-18日,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“智慧赋能推动中医针灸服务提质增效”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在陕西西安顺利举办。会议由陕西省针灸学会、陕西中医药大学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办,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立法、义诊、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,吸引了国内外中医针灸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共同推动中医针灸服务质量提质增效,加强国际针灸立法、义诊、教育相关领域学术交流。

  17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及主旨报告。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,陕西省原副省长潘连生,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,中国针灸学会会长、世界针联执委喻晓春,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、国家973首席专家朱兵,原陕西省卫生厅厅长李鸿光、刘少明,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孔群,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杨晓航,陕西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、陕西省针灸学会会长、世界针联立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智斌,美国中医针灸联盟主席、立法工作委员会海外主任委员刘美嫦等领导嘉宾出席了会议。大会开幕式由刘智斌教授主持。

  大会主旨报告上,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教授系统阐述了《针灸为什么可以成为主流医学》,从针灸的国际传播广、高质量临床研究增长等,多个维度探讨针灸可以成为主流医学的关键点,系统阐述针灸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,并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。

  朱兵教授用《“体表-靶器官关联”史话-岐伯与盖伦的灵犀》带来了一段国际对话,通过岐伯“经络学说”与盖伦“神经解剖学”的跨时空对话,激活经典理论的现代生命力,为针灸效应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。

  喻晓春教授阐述了《浅谈针灸优势病种》,结合30年临床经验与循证证据,剖析针灸在神经、疼痛、康复领域的“不可替代性”,为一线医师提供“拿来即用”的实践指南。

  刘智斌教授从理论、背景、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深入解析了《嗅三针及其临床应用》,作为“嗅三针”疗法创始人,他详解了该技术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突破,为特色技术推广提供“可复制样板”。

  17日下午,2025年世界针联“智慧赋能推动中医针灸服务提质增效”专题学术研讨会召开。世界针联立法、义诊、教育工作委员会多位专家围绕核心议题,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。

  世界针联立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、美国中医针灸联盟主席刘美嫦分享的《美国针灸立法现状》,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湖北中医药大学梁凤霞教授的《人工智能在针刺镇痛领域应用的进展与展望》,义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湖南中医药大学刘密教授介绍的《基于经穴特异性结合红外技术的老年慢病职能康养系统研发与应用》,义诊工作委员会委员、湖南中医药大学李石营教授分析的《针刺量效关系的神经生物学基础》等,十三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医针灸理论研究、临床技术、人工智能,以及老年病诊疗等多个关键维度进行学术交流研讨,展现了中医针灸在立法、义诊、教育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发展方向。

  此次专题学术研讨会,聚焦中医针灸立法、义诊、教育不同领域的新进展与新思考,从临床研究新进展到智能化技术应用,从国际立法探索到精准诊疗实践,从不同角度、不同领域为参会者带来了丰富的学术知识与临床经验,为中医针灸在立法、义诊、教育领域的工作注入新动能。

  大会同期还隆重召开了陕西省针灸学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,6个平行学术论坛同步举行,汇聚国内外顶尖针灸专家学者、临床医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代表逾600人,通过“学术主旨报告+专题分论坛+成果展示”的多维形式,构建了一场“传承经典、创新技术、服务临床”的高水平学术盛宴,推动国际针灸事业新发展。